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再传喜讯。中国农科院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并在河南、山东、新疆等8个省份广泛推广应用,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更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开辟了新的途径。
3月17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举办的“中麦578”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产业化对接会上,众多种业管理、推广部门专家、育种栽培专家、种业企业代表以及种植大户齐聚一堂,一同探讨新品种的栽培管理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中,大家对新品种的优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麦578”的培育成功,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紧密合作的结晶。这一品种在展示示范和推广实践中展现出了高产早熟、优质强筋、抗病抗逆性好、耐穗发芽等突出优点。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病虫害多发的背景下,这些特性显得很重要。
为了确保新品种的产量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的“小麦品质分子改良”团队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秸秆合理规划利用、关键期植保防控、适期使用叶面肥、农机农艺合理应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也保证了小麦的品质,为后续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化推广方面,中国农科院采取了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种植合作社、粮食贸易企业、面业集团相结合的推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也提高了优质强筋品种的产业效益。同时,通过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周年增产技术,进一步开拓了小麦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专家们一致认为,“中麦578”的高产稳产优质特性为麦农增收提供了稳定支撑,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助力小麦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和推广,不仅是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一次有力提升,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科技推广处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将继续深化院地合作,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以期为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挥更大作用。能预见,随着“中麦578”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种植,我国的小麦产业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途。
返回顶部